做公众号,如何做好系统内容规划?

时至今日,做新媒体运营,内容依然是核心。

好内容带来粉丝,好内容形成产品,好内容构建出一个账号的核心竞争力。

但很多公众号运营者每天就是惯性的找选题、写文章、打磨标题,一篇接一篇……

专心写好内容,这肯定没错,但公众号内容运营绝不是个文字活,在潜心做内容的同时,系统的内容规划一定是必须的。

给用户写出一篇优质内容不算本事,规划好内容,持续、稳定地为输出优质内容才硬核。

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好系统内容规划呢?

01、整体内容方向定位

1、账号定位:没有清晰定位的公众号就像射出去没有准心的子弹,打不中目标。

每一天,都有太多人想要或已经开始做公众号,但大多都是一时兴起,稀里糊涂地写写写。

每天不知道写什么,写了又没人看。在艰难中继续,在继续后放弃。

根源在于对自己的公众号缺乏定位。

做公众号,如何做好系统内容规划?

定位不用大谈特谈,也不用把定位理解得太过于学术和理论。简单点,想清楚4个问题:

1) 我是谁?

2) 我的目标人群是谁?

3) 我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垂直内容?

4) 这些内容对他们有什么独特价值?

举个例子:

我是谁?

创业者、大学生、广告人、健康顾问、宝妈,还是音乐爱好者?

我擅长什么领域的内容?

商业经济、广告文案、情感心理、职场社交、还是时尚美妆、财务管理、个人理财,还是写作经验?

我将要写什么方向的文章?

新闻资讯、情感慰藉、干货经验,还是技能知识、励志故事?

我的内容对读者有什么独特价值?

帮助成长、获得最新资讯,还是提供情感的共鸣、缓解焦虑?

想清楚这些,才是开始公众号的第一步。

一艘船不能转动方向盘去迎接每一次新浪潮,而是必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。

如果你想成为一切,最终只会什么都不是。

另外,如果你是运营企业公众号,那一定要首先对公司现状、需求及可利用资源深入了解。脱离企业本身去定位公众号,就是耍流氓。

2、竞品分析: 知己知彼,方能择优抛糟。

确定了定位,你就知道自己在哪了,战场确定了,同行对手也知道了。 

这个时候,别着急忙慌就开始做公众号内容规划,先去做竞品分析,了解行业现状。

包括竞品目标群人、服务类型、定位、功能介绍、菜单栏设置、内容规划、内容特点、用户互动、活动类型及更新频率、涨粉渠道等等。

做公众号,如何做好系统内容规划?

好好想想:

目标用户为什么会选择我的公众号,而不是关注同类公众号?如果我想成为目标用户的首选,有没有什么他一定需要来找我的理由?

相信我,对同行乃至行业了解越多,脑袋也会清晰更多,内容方向也会了然于心。

3、栏目规划: 固定栏目化运作,形成特定风格的内容集合。

在规划内容的时候,有意识地把主题类似的内容归为一类,策划栏目名称以及选题方向,形成特定风格的内容集合。

比如GQ实验室的 “GQ Daily” 栏目、吴晓波频道的 “财经日日评” 栏目,还有视觉志推出的 “七言” 栏目等等。

做公众号,如何做好系统内容规划?

在进行内容规划的时候,完全可以考虑栏目化,一类内容对应的一个栏目就是一个产品,我们完全可以跳出来,用产品的思维来做这一个栏目

而这其中,包括需要确定:

栏目主题、风格调性、对应选题、视觉呈现;

栏目内容形式是文字、图片、音频,还是视频;

栏目内容来源是原创、整合、UGC、约稿,还是征文、转载;

栏目内容对应素材来源的整合记录形成表格;

栏目发文数量、推送频率和更新时间;

.......

这些都需要一一整体确定,形式规范。

4、内容风格: 确定与用户的相处方式,打造内容专属的人格。

公众号同质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,不仅仅是类别的同质化、还有选题的同质化、乃至内容的同质化、视觉的同质化。

但是,类别可以一样,选题可以一样,账号风格却很难一样。一个差不多的公众号,一篇差不多的文章,用户为什么选择关注你,而不是别人?

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公众号人格化,把账号打造出人样来,而不是单向的文字输出。

做公众号,如何做好系统内容规划?

很多读者的需求,除了内容对口,还特别重视是否是自己喜欢的风格类型,就像结交朋友一样,他们会找自己谈得来、对口的人。

所以,你的公众号如果汇聚成一个人,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

幽默、搞怪还是高冷?朋友、亲人还是老师?专家、助手还是达人?中年、斜杠青年还是少女?......

5、内容视觉呈现: 统一内容呈现视觉,增强品牌感传达。

一个公众号就是一个品牌,视觉上的风格化就相当于你的品牌VI。

在用户看你的公众号时,文字需要转化成语言进入大脑,而视觉则是直接传达,能更快占领用户心智。

你的头图、内容排版、色彩搭配等等每一个方面都应该尽力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,几乎所有的大V也都这样做了。

值得庆幸的是,这种视觉化的打造不需要你花费很多精力,一小点的变化也会带来差异化,一劳永逸。